不是孩子玩的游戏怎么玩
社交是一種能力,不是每個孩子都擅長。
玩玩親子遊戲,就可以提升社交商,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了!
遊戲1繪本故事表演
媽媽和寶寶講完一本圖畫書之後,和寶寶分別扮演書裏的角色(尤其可以關注次要角色),可擴展故事自由編排,也可根據故事想像角色的更多想法。
遊戲目的:
學會換位思考,學會順勢而為,靈活行事。
遊戲2找不同
找不同寶寶和媽媽一組,觀察爸爸。然後讓爸爸出去改變身上的一樣東西,比如脫掉一隻鞋子,解開襯衫的扣子等。回來後觀察爸爸身上有什麼不同。
遊戲目的:
讓寶寶學會觀察同伴,並且學會觀察技巧;試著將注意力集中在別人身上,幫助他人。
遊戲3搖擺舞會
爸爸和寶寶一起跟著歡快的音樂舞蹈,媽媽控制音樂,音樂暫停,爸爸和寶寶都要馬上停,誰停晚了,要被撓癢癢。可以不斷加大難度。
遊戲目的:
提升寶寶自控力,學習參與以及練習傾聽技巧。
遊戲4傳遞眼神
爸爸媽媽和寶寶圍坐成一個圓圈。讓寶寶注意觀察媽媽的眼神,然後把這種眼神模倣給爸爸。
遊戲目的:
讓寶寶學習關注他人的眼神,遵循方向。
遊戲5泡泡大移動
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在家裏用不同方式移動——比如裝作滑冰、蝴蝶飛等,但是假裝大家都在一個泡泡裏,不能離得太近,否則泡泡會“爆炸”。
遊戲目的:
教會寶寶控制自己的身體,有個人空間意識,了解交往中的最佳距離。
遊戲6生氣的動物
找一些動物圖像,包括獅子、鴕鳥、臭鼬和金魚。舉起圖片向寶寶解釋這些動物是如何生氣的:獅子會咆哮;鴕鳥把頭埋到沙子裏;臭鼬攻擊人;金魚不會生氣。讓寶寶選擇哪種動物最能代表自己生氣時的模樣。
遊戲目的:
讓寶寶學會理解憤怒的情緒,處理、控制憤怒。
遊戲7一起畫“毛線團”
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畫一幅畫,每人負責不同的部分,比如爸爸畫房子,媽媽畫小鳥,寶寶畫小草。別人畫的時候,只能觀看或聽畫畫的人講自己在畫什麼。對於更小的寶寶,這個遊戲也可以玩:爸爸媽媽可以一起陪寶寶畫“毛線團”,只是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分開即可。
遊戲目的:
讓寶寶了解等待,體會團隊合作。
遊戲8爸爸(做)説什麼了?
爸爸媽媽在不同的房間,先由爸爸做一個動作或一種聲音,讓寶寶看過或聽後去傳給媽媽。動作幅度或聲音大小可以隨意變大、變小。然後寶寶做給爸爸,爸爸再傳給媽媽。故意傳錯幾次,讓寶寶判斷一下傳得對不對。
遊戲目的:
調動寶寶身體語言的參與,注意力和模倣能力。
遊戲9紅燈停,綠燈行
爸爸在前面,媽媽和寶寶在後面。當爸爸喊“綠燈”時,媽媽和寶寶可以快走,喊“紅燈”時,停在原地不動。這類似中國傳統遊戲“老狼老狼幾點了”,在戶外玩會更開心。
遊戲目的:
提升寶寶的空間意識,控制衝動,學習自律。
遊戲10猜猜我怎麼了?
爸爸或媽媽説同一個詞或一句話,比如“這是一支鉛筆。”但每次都用不同的聲調,帶有不同的情緒:開心、驚訝、不解、生氣等,讓寶寶猜同樣的語言背後是什麼情緒。也可以換寶寶説,爸爸媽媽猜。這個遊戲看上去容易,實踐起來很有挑戰性。
遊戲目的:
教會寶寶理解情緒,了解別人各種聲調裏表達的情緒,讀懂社交信號。
遊戲11鏡子鏡子笑一笑
爸爸和媽媽先給寶寶做示範,再分別和寶寶一起玩。一人做動作,一人當鏡子。當鏡子的人要完全模倣做動作的人,連表情也不能放過。
遊戲目的:
提高寶寶的觀察能力,學習關注他人。
遊戲12“媽媽説”
媽媽説……媽媽先當發令者,爸爸和寶寶做動作。當她的話裏以“媽媽説”為開頭時,爸爸和寶寶才可以照做。比如“媽媽説蹲下”,就可以蹲下,而如果媽媽接著只説“站起來”,就不能站,因為沒有加上“媽媽説”。這個遊戲的挑戰性很大,爸爸媽媽可能也會執行錯呢!
遊戲目的:
促進寶寶注意力的發展,減少衝動,控制身體和訓練知覺。練習如何跟隨引領者以及自己成為引領者。